文章源自于虞超先生的教育随笔,转载过来,仅供大家阅读,因为涉及到版权,请不要传播。之前听说虞超先生,是源于文昭的一次节目中推荐的,后来去虞超先生的facebook上,摘录此文,转于博客。
对于孩子,我觉得应该给他自由和尊重。
自由,是指自由地思想,自由地表达。我许诺虎虎,不会禁止他说什么或想什么。我和虎虎约定:声称自己正确的人,就得经得起质疑。质疑的人,尽量提出高质量的问题。我鼓励他,只要他能,尽量质疑我。一开始他不能问到点上的时候,我会帮助他把问题问得更加尖锐,而后我针对这个问题回答。
尊重,就是我许诺虎虎,我会象尊重成年人一样尊重他。前提是他努力象成年人那样自立。没有自立,也很难得到別人发自内心的尊重。在家里他负责洗碗、擦地,有时帮忙用洗衣机洗衣。去別人家做客吃饭,我要他饭后帮忙洗碗。我要他见人始终微笑,大人说话的时候,要面带微笑,专注聆听。
2013年来美后,虎虎在没有多少英语基础的情况下,直接进入英语教学的学校。并始终保持学习成绩第一名。虎虎在中国的学校中是全班倒数第二。有的同学欺负他,有的老师也瞧不起他。来美后,他被选入芝加哥大学的一个优才培训计划,当年整个芝加哥公立学校只有35人入选。他在2014年11月22日芝加哥数学联盟举办的竞赛中,获得“进阶几何竞赛”的个人第一和团体第三。其中团体赛是他一个人对其他学校一群人。因为他们学校只有他一个人参加。虎虎所在学校是芝加哥南部的一所黑人学校,周围有时发生枪击。虎虎同班同学就在距离学校很近的地方被枪击身亡。这所学校从来没有参加过芝加哥数学联盟的竞赛。也没有人被芝加哥大学的优才计划选中过。
他为自己的学习成绩踌躇满志的时候,我在下雨时指给他看划过东方大半个天空的闪电,要他多看看这种场景。我告诉他,人给不了他这样的场景,要多看天地自然,要知道你从人那里得到的东西,是十分有限的。
我对虎虎说,学习好,你多了些可能,比如未来上名校;上名校,也是多了些可能,比如未来多掌握些常人的资源;掌握了资源,你仍然是多了些可能。而人真正的价值,在于你把这些可能性转变成何种现实。有的人用这种可能性吃好、穿好,住大房子,尽可能满足欲望,以外在的一切证实自我的价值。你打算用这些可能性干些什么呢?虎虎还在思考。
很多人觉得我要这样做对你好,那样做对你好,这样才能建立好的关系。我觉得人与人之间,重要的不是做了什么,而是没做什么。我尽量不去伤害,就是非常难得的。因为人与人之间难免互相伤害。亲人之间更是如此。不仅是亲子关系,恋爱、婚姻都是如此。
我觉得,人生也没有公式。外在的一切,包括自己的儿子,都可能会离开自己。在有限的相聚中,真实地面对自己,以真面目示人,日后回忆起来,后悔最少。至於孩子未来能挣多大钱,当多大官,成为什么人物,即便真如此,我未必沾的上光。沾不上光,那就都是別人的事了。
1999年前后,我和太太路过清华北门的时候,太太指着一片正在盖的楼,告诉我里面有几幢楼是她单位的。我们未来可以搬进去。我们想着孩子可以上清华幼儿园、清华附小、清华附中、清华大学……但是后来的日子里,我在看守所的硬板、监狱的短床上弓着身子睡了将近10年,和虎虎只见过两面,其中一次只有20分钟。
虎虎教育随笔(前言)
不少朋友都问我,你家虎虎是如何在来美后三年半之间,从一个北京普通高中的成绩全班倒数第二的学生,变成获得明尼苏达大学、UIUC、普渡大学录取,未来两个月甚至可能得到哈佛、耶鲁录取的学生?有朋友的儿子面临MIT招生面试,辗转找到我,希望听听祕诀;有朋友甚至邀请我和太太、虎虎,去美国东部给他们讲讲经验。
更多的朋友对我说,“我们家孩子还小,等他们考大学的时候,可要向你请教啊!”我都回答:“能帮忙我一定尽量帮忙。”很多朋友都希望知道,虎虎以及我们全家,如何在修炼上精进最后得到了好的结果。
其实我个人修炼差得太远,而且,修炼精进和上哈佛之间,没有明确且必然的联系。如果一定要联系,结果十之八九是疑修炼。我不知从何说起,就把自己和虎虎的一些交谈,还有我的一些想法写出来,也许能有帮助。
虎虎教育随笔(一)
我对儿子说,人生中死的机会太多了。所以平常要自省,你真正觉得值得为之去死的,机会来的时候別犹豫,你会有一个高质量的人生。不是那个机会,你就避开风险。重要的是,你知道自己愿意为什么而死吗?
通过自省,知道自己是谁,知道自己想要什么,十分重要。否则追逐一生都是空虚。不要寻求刺激,要自省。人生中的浮沉起伏,避开尚不可得,还用专门寻求吗?死亡和爱情有相似之处。高质量的死和高质量的爱,只有通过自省才能遇到。
虎虎教育随笔(二)
我於2012年2月20日出狱。前后被关押九年八个月二十三天。虎虎几乎和我一样高了,很瘦。离开他的时候,他像个小肉团在地上跑。十年中我们只在狱中会见过两次,其中一次只有二十分钟。记得回家第一天,我因为多年不坐车,从天津一路坐车摇晃回北京,路上三次差点吐了。回家后双腿还软,走路发飘。
我对虎虎说:“过来。”
我们走到客厅。我俯身撑地,对他说:“给我数数。”
我做了一组四十个俯臥撑,对他说,“看见了吗?”
他说,“看见了。”
我说,“嗯,其实我还能再做几个。”
回到家后,发现虎虎状况糟糕。他沉迷电子游戏,手机里存了一个多G的网络小说,这是我几年之后从他的《大学申请自述》中知道的。上课完全听不懂,下课把卷子揉得乱七八糟,上面全是红叉。要求写的作业经常不写,自己已经丧失了信心,认为再也学不会了。课堂上被老师嘲弄,课下被同学欺负。数学、物理、化学、英语、语文,整体状况一塌糊涂,从小把他带大的外祖父忧心如焚。要求我和太太褚彤每天陪他写作业到夜里十二点。
我对他说,“我能帮你。我是学习机器、考试机器。你知道什么是考试机器吗?”。
他说,“不知道。”
我说,“在监狱里参加高等自学考试能挣点劳动改造分数。我在干活的间隙找了本大专微积分教材,翻了一个月。在撂下微积分十七年之后,高自考成绩是98.5。如果你每次考试成绩都是九十几分,你不过是个好学生而已。考试机器,是你考了98.5,但是心里很懊恼,因为你想不出自己怎么会丟了那1.5分。”
“有两种烦恼:一种就是你现在的烦恼,上课听不懂、下课躲著我们不敢让我和你妈知道今天你有什么作业、第二天硬著头皮去应付老师;另外一种,就是你为那1.5分而烦恼,你就是想不通自己怎么丟了这1.5分。你想要哪种烦恼?”
虎虎说,“后一种。”
我说,“那我帮你有后一种烦恼的可能。也可能到时你连后一种烦恼都没有。”
两年半以后,虎虎在芝加哥数学联盟举办的竞赛中,获得“进阶几何竞赛”的个人第一和团体第三。其中团体赛是他一个人对其他学校一群人。因为他们学校只有他一个人参加。再一年半后,虎虎在美国高中升大学的ACT考试中,数学满分。此前在他的高中,他已经不知拿了多少次数学满分了。但他有时还经历第二种烦恼。
我和虎虎谈了这么几个问题:中国的教育体制实质,他、老师在这个体制中的角色,中国教育的目的,中国考试的目的,在这种体制中,虎虎的目标应该是什么,手段又是什么。学习的实质是什么,数学、物理是什么;学习、受教育在人生中的角色是什么等等。我在随后的文章中想到哪写到哪。
虎虎教育随笔(三)
出狱回家后,太太的姑妈对她说,“你爸和虎虎现在都爱说话了”。就在我们出狱前半年,太太的母亲由于长期忧郁,患肺癌去世,太太的父亲照顾她,顾不了虎虎。他所能做的,是在虎虎上学的丰台十二中旁边租了一套房子,减少虎虎上学回家路上的时间。虎虎在学校受到霸凌,考试成绩一塌糊涂,信心几乎被彻底摧毁。家里整天一片死寂,无人说话,一点声音也没有。我出狱后,虎虎很爱和我聊天。我说的话他此前从来没有听过,觉得非常新鲜。
他说:“爸爸给我打开了一扇通向新世界的门。”
同时,太太开始教他修炼气功。
我问虎虎:“你考试成绩为什么那么差呀?”
“因为我学习不好,那些题就都做不出来。”
“你怎么学习不好了?”
“我全班倒数第二,平常作业也不会做。这不就是学习不好吗?”
“我问你为什么成绩差,你说因为学习不好;我问你学习怎么不好,你说因为成绩差。你等于没有回答我呀。”
虎虎不知如何回答。
我说:“你从没问过自己‘为什么成绩差’。你以为‘成绩差’的答案是‘因为自己学习不好’。”
“你不知道自己并不知道答案,对吧?”
“嗯”。
“所以两件事极其重要:1.提出高质量问题2.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。以后我会反覆向你示范如何提出问题,什么是知道自己不知道。”
虎虎说“好”。
“现在我问你,你考试成绩为什么那么差呀?”
“我不知道。”
“恭喜你,你知道自己不知道了。我很高兴。你已经向一个更广阔的世界,迈出了一大步。”
我停顿一下,让虎虎有机会思考我的话。我再次强调说,“不知道答案关系不大;不知道自己不知道,才是最糟糕的。”
“你成绩差,是因为你经历的所有考试,是专门用来砍人的。砍的就是你这种人:
1.想从学校老师和课本那里学到知识
2.只要考试成绩差,就觉得自己学习不好。
专门砍你这种人。因为你们是很好的底层奴隸的坯子。这些考试的目的,就是收割底层奴隸。”
“你以为你是个中学生,是吗?你以为自己去十二中上学,是为了学习知识,是吗?你以为那些考试,是为了检验你学习知识的情况,让你知道你会什么,不会什么,帮助你更好的学习,是吗?”
“是的”
“那你就全错了。都不是。”
“你觉得你是学生,对吗?”
“嗯”
“你知道在中国有童工吗?四五岁就得把细小的塑料珠子穿到髪卡上,做成珠花,在家庭作坊里一天干十几个小时。稍微做慢一点,就挨打。打他的人,就是他亲生父母。”
“你知道在中国有童农吗?七八岁就得干农活,大太阳底下在地里晒著。”
“你看到街上被城管追得到处跑的摊煎饼的小贩,拉扯著两个孩子,满面惊惶?他们的孩子早上三四点就得起来切葱花,準备面浆。他们是童商。”
“你知道在西非的塞拉利昂、利比里亚,十二岁的孩子就得端着AK47冲锋,用匕首割断村民的喉咙,他们是童兵。”
“而你,是童学。工、农、兵、学、商。你是童学。”虎虎几乎目瞪口呆。
我说,“我问你为什么成绩差,你说因为你学习不好。回答错误。”
“你成绩差,是因为你那些老师也是奴隸。你那些课本,是专门编出来教傻瓜的。你的学校、整个中国教育制度,就是为了培养、塑造奴隸。你考试成绩差,说明他们在把你变成奴隸的过程中,遇到很大的困难。”
我瞟了虎虎一眼,说,“以后会见美国总统的时候,別用那个词。”虎虎点了点头。
“我蹲了十年大牢,说话有点糙,別跟我学。”虎虎点了点头。
我说,“你过来”。虎虎跟我走到能看见丰台十二中的阳台,我指著那所学校,
“那是什么地方?”
“丰台十二中”。
我摇了摇头说,“那儿是个养鸡场。天天灯光照着你十八个小时,不停餵你饲料、逼著你咽下去,逼著你下蛋。下蛋少了就把你拎出去,带着羽毛就被机器碾成肉醬,成为高级奴隸的饲料。那儿没有老师,只有饲养员。”
“他们强逼你咽下去的饲料,就是你每天学的那些加减乘除,他们要你下的蛋,就是你的高分,学校总体上的升学率。他们靠升学率收取高费用。你是被关在狭窄鸡舍里的奴隸,一天工作十八个小时,伸著脖子啄饲料,脖子上的毛都磨秃了。”
“你和鸡也有区別。鸡的住宿、取暖、饮水、打疫苗,都是养鸡场掏钱。现在你的住宿、取暖、饮水、打疫苗,都是家里掏钱。”
“你知道你的老师为什么嘲弄你吗?”
“因为我学习不好。”
“因为你影响他的收入了。他的收入,和你的考试成绩是相关的。没人在乎你学习好不好。”(后面我会告诉虎虎,考试成绩高低与学习好不好,是两件事)
我问:“你考试成绩差,知道他们打算怎么对付你吗?”
“不知道。”
“他们会把你逐入社会最底层。你最终会被碾压成肉醬。此前你会勉强活着,不停地被人吸血和骨髓。你和你的老婆、孩子,会成为上级奴隸的食物。”
“那我该怎么办?”
我说,“我会教你考试技能。这是我要教你的东西中,最没用的一部分。能让你在集中营里幸存的时间长一些。”
虎虎教育随笔(四)
我问虎虎,“你见过三个苹果吗?”
“见过。”
“三个梨呢?”
“见过”
“三张桌子、三把椅子?”
“都见过。”
“你见过三吗?”
“什么?”
“你见过三吗?什么尺寸?多重?颜色?气味?”
“嗯……没有。”
“自然界中有苹果、梨,人制造桌子、椅子,但是自然界和人造物中,都没有三。这个东西只存在于你的思维中。看不到、摸不著。”
“嗯”
“人生下来什么都不懂,是通过逐渐认识周边事物才慢慢形成思维。按理说,应该是用看得见、摸得到的东西,描述那些看不见、摸不到的东西。为什么会用一个看不见、摸不到的东西,来描述成千上万看得见、摸得到的东西呢?三个苹果、三个梨、三张桌子,你可以说出一千种不同的三个XX。”
虎虎想了很久,说“为什么呀?”
我说,“先不说为什么。你提出过上面的问题吗?”
“没有。”
“为什么没有提出过?这个问题,比前一个问题的答案更重要。”
我问虎虎,“你知道十吧?”
“什么十?”
“就是数字十,英文是ten,罗马数字是一个大X,可能其他文字中还有几十种表达。”
“知道。”
“当所有这些不同民族、不同语言的人,用他们的语言说出‘十’的时候,他们脑子里想的都是那个可以描述十个苹果、十个梨的,看不见、摸不到的思维中的那个概念。有了思维之后,用他们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。”
“嗯”
“那么这个思维是超越语言的、先于语言存在的。”
“嗯”
“那人是先有思维的,还是先有语言的?”
“……”
“在人描述世界的过程中,有没有先于思维的东西呢?”
“……”
我问虎虎,“中文里面有十,英文里面有ten,罗马数字里面有X,都表示10,是吧?”
“嗯”
“可是阿拉伯数字,就是印度人传给他们的那套计数办法,里面没有十,他们的十,是用1摆在0的左边。”
“嗯”
“这里面有两件事很奇怪。”
“第一件,他们的计数法里面有0。我们一般认为,数字用来描述世界上的东西,比如一个苹果,一个梨。这个0是用来描述什么?是用来描述无。”
“问题是,这个世界上存在无吗?任何一个你能提及的事物,都是有,这个世界哪里来的无啊?0到9,十个数,0佔了十分之一。这种计数法的发明者,他想到把十分之一的数字拿来表达无。而且放在第一个。这不是很奇怪的事情吗?”
“……”
“老子说,天下万物生于有,有生于无。老子还说,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。我的问题是,有怎么会生于无呢?”
“……”
“第二件奇怪的事,是从印度传出来的计数法,把1摆在0旁边,表达10。它用位置表达一个数字的的weight,就是权重。而其他表达法,比如中文三百五十一,英文three hundred and fifty one,都是用具体的文字,表达他前一个数的权重。发明这个办法的人是怎么产生这个想法的?”
“……”
“不知道答案没关系。我也不知道答案。也许这些问题,本来就没有答案。但是,你从来没有问过这些问题,连想都没想过,对吗?”
“是的”
“为什么?”
“……”
“我来告诉你,好吗?”
“好的”
“你天天去学校,学那些加减乘除,做作业做到夜里十二点,每次被打满卷子红叉,不但是老师,连你自己都觉得自己愚蠢、无用、废物、想自杀——所有这一切,都是为了让你提不出上面的问题。”
“那为什么呢,他们这么做?”
“你如果保持了内心的灵性与智慧,他会慢慢发芽,你会慢慢觉醒,变成一个真正的人。而他们需要的,是会使用工具的奴隸,或者是会使用工具的丧尸。一旦你恢复灵性,看到自己被如此对待,他们怕你很可能会造反。”
“对他们来说更糟糕的是,你恢复了灵性,你会点燃其他人的灵性,就像现在我对你做的一样。”
“你知道我怎么看待学习、教育吗?”
“教育的核心,在于自我教育,所有外在的学校、课本、师长的教导,给你的是提醒、唤醒。所有那些最有价值的东西,是你通过读书、思考、反省、实践,自己得到的。学习是自我教育的手段。其根本在于,以高质量问题为引导,厘清知与不知的边界。这就是我理解的学习。”
“上面的问题,你从来没有问过,连想也没有想过。同时,你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。”
“你一再说,自己考试成绩差、学习不好。这都是学校、老师,灌到你脑子里的说辞。”
“你成绩差,我知道了——你卷子上的低分,还有满卷子红叉,告诉了我。”
“你学习不好——我的问题是,你学习过吗?”
“永远要提出高质量的问题。它能带给你高质量的答案。”
我很少替虎虎解决作业上的问题。主要就是和他聊天。他也高兴,我也高兴。时光飞快。他对数学兴趣逐渐增大。他知道数学是一种有效描述世界的手段。他愿意用不同的方法认识这个世界,还有自己。在芝加哥,我接送他往来於数学联盟的兴趣小组。路上他总是兴奋地告诉我,今天他有什么独特的想法,解决了什么问题。我微笑着一边开车,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发表些自己的看法。他有时拿一些题考我,我一般能解出一个大概。
一次他给我一道几何题,我实在想不出来。我问,你说怎么解?他说出的解法让我目瞪口呆。我好像一下回到自己十五六岁,那时我在人大附中和那些国际奥林匹克金奖选手一起参加数学训练。他们的思路如此新鲜而不同,我觉得自己一辈子也想不到。没想到现在站在我身边的儿子,竟给我这种感觉。那天的惊奇和内心的安慰,到现在都记忆犹新。
虎虎教育随笔(五)
虎虎问:“爸爸,我怎样才能做一个象你一样的人呢?”
我说,“一没必要,二没可能。”
“没有必要是因为,你看英女王伊丽莎白,她戎装检阅英军和盛装参加典礼的样子,真是威仪万千。可她的祖先,以及那些军事贵族,在外征战,归来剧饮,喝醉了出溜到桌子底下,还得仆人扶回去。你很难想象伊丽莎白女王会见美国总统的时候,做同样的事。对她来说,威仪万千就是最好的。不过,那些祖先的画像,还掛在女王宫殿的墙上,女王遇到难题的时候,可能还会站在画像前,看着祖先,想想他们当时如何做,他们如果在此刻会如何做。”
“没有可能是因为,我读柏拉图对话集,是在监狱借清扫办公楼的机会把书偷出来,夜里在昏暗的监舍灯光下看。你是在美国学校明亮的图书馆里读苏格拉底。心、周围的人和事,都不一样,领悟也就不一样。”
“人生在世,重要的是找到真正的自己。说起来,我和你说这些的时候,你没有恐惧,我很欣赏;你没有恨我,我挺感谢你。”
“为什么我会恨你?”
“苏格拉底怎么死的?”
“被雅典人审判后喝下毒堇汁。”
“耶稣基督怎么死的?”
“犹太人以暴动威胁,被彼拉多下令钉死在十字架。”
“那些人为什么杀他们?”
“……”
“很多他们想帮助的人,已经被剥夺、被控制得太久了,唯一能紧紧攥着的,是一些没有价值的残渣——那是奴役、剥夺他们的人,扔给他们的。有的人连残渣都没有,着对残渣的渴望,匍匐在尘土和泥泞里。
当你告诉他,那些东西没有价值,他可能非常恐惧,因为他整个人生,就是被对于残渣的渴望所支撑的。恐惧的同时,当他们意识到自己如此软弱,被剥夺的生命无法离开对残渣的渴望,也没有勇气追求那些真正珍贵的东西,他们会极度仇恨你。”
“而那些控制、奴役他们的人,因为你向被奴役者揭示真相,给他们以希望和自由,让他们找到内心的自己,从而再也无法奴役这些人,也会极度仇恨你。”
“不要成为我,要成为你自己。人生在世重要的,是独立的精神。你知道如何有独立的精神吗?”
“不知道”
“別犯法,经济独立,独立思考。”
“很多人认为找工作、挣钱重要。是挺重要的,因为它给你独立思考,精神独立以更多的空间。”
“不要让任何人从精神上、身体上控制你。包括你的父母,包括那些声称和你有同样信仰的人。”
“就我观察,在华人的亲密关系中,很少见到爱。多是以爱为名的精神操控和身体操控。亲子、婚姻、恋爱关系中多是如此。”
“操控-被操控场景中的人,一生都不曾想到要活出自己,都是以对他人的控制来定义自己。不要纠缠到这些人和关系中。经济独立是很重要的支撑。”
“有能力的话尽量帮助別人,但记住他们有可能伤害你。”
“不要试图操控他人,要自己获得自由,帮助他人自由。”
“死亡不期而至,因此要多聆听内心的声音,勇敢做你认为最重要的事。Apology,面对雅典人的申辩、Pheado,斐多两篇文章有空看看。死亡的功课早点做,別耽误了。”
虎虎教育随笔(六)
我问虎虎:“你在学习数学、物理的过程中,有没有这种感觉:一道题你完全没有思路。別人告诉你这道题如何做,他们讲的每一步你似乎都明白了。但是所有步骤合在一起,你不知道他们是如何想出来的。合上作业本、卷子,让你重复一遍,你很难做到。再遇到同样的问题,你仍然是脑子一片空白。”
“对,总是这样。”
“你知道为什么吗?”
“不知道。”
“数学、物理,乃至历史、文学、音乐、艺术,其根本都是,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描述这个世界。在文学、音乐、美术、建筑等领域,很多时候人们描绘和展现自己的内心。人也是这世界的一部分,描述和展现人的内心,也是对世界的描述。”
“人们如何理解这个世界?一个重要的办法是:
- 将现实中实际存在的东西,用不同的概念描述,此刻,现实世界被抽象成为你思维中的概念;
- 找到概念之间的关系,使用逻辑分析归纳,从已知认识未知;
- 将你在思维中得到的结果,映射到现实中,看看结果是否行得通。”
“这是一个从现实到思维,再从思维到现实的过程。当我说:‘这是长凳’四个字的时候,这句话里有三个东西:‘这’,‘是’,‘长凳’。第一东西,就是‘这’,指的是实际存在的那个长凳的实体,英文是entity;第三个东西,‘长凳’这个词,是用以描述实体的那个概念。”
“而实体,entity,其实是无法被完全描述的。因为它有无穷无尽的属性。不只是长宽高,重量,颜色等等。每一处细节,都是这个实体独特之处。你少描述一个地方,就没有完全描述这个实体。这是从属性的多少上谈。而且,你称它为长凳,只是你坐在上面休息的时候。如果你在上面铺上褥子,放上枕头、被子,支起蚊帐,它是一张窄床。在少林寺武僧手中,它是兵器。所以概念是无法完全描述实体的。概念是在一个特定场景中,思维对实体的抽象。”
“你注意到了吗?在这个过程中,那个实体、那个概念,都不是最重要的。最重要的,是那个场景。这个场景,赋予那个实体意义。有这个意义,你才能将那个实体抽象成一个概念。没有那个场景,这个实体就没有它的意义。人也是场景中的一部分。没有场景,没有人,也就没有人思维中的概念抽象它。”
“记得老子说‘天下万物生于有,有生于无’吗?刚才我说的,就是我对‘有生于无’的一个理解。实体是‘有’,那个场景,对于‘这是长凳’这个以思维将实体抽象为概念的过程来说,是无。因为场景根本没有出现。一般人注意实体,而大师注意场景。记得留心场景。”
“关于有和无,老子还说过,‘三十辐共一毂,当其无,有车之用。埏埴以为器,当其无,有器之用。凿户牖以为室,当其无,有室之用。故有之以为利,无之以为用。’‘有’,是人看得见、摸得到的那些东西。而‘无’,是赋予‘有’意义的那些东西。这是扯远了一句。”
“回到眼前,你知道学习数学、物理,什么是最关键的吗?”
“是什么?”
“概念、定义、他们之间的关系,以及前提条件,也就是场景。”
“你理解定理、定律,或者某一道题的时候,首先要看叙述中的名词,每个名词,是否确切知道其中的含义。是否知道这个名词与何种定理相关,那个定理说的是什么,如果应用,需要什么样的前提条件,这些条件,在这道题里面,是否提供了。其次,要看叙述中的动词,这些动词,描述了概念之间的关系。那些加减乘除等号,就是用于抽象这些关系的。此前,你学过的定理、定律,描述的也是概念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,还有自己的前提条件。把握概念/定义、关系、前提条件,针对上述三件事,提出问题,精炼你的问题,以问题引导,区分知与不知。”
“区分知与不知很重要。在你学习的时候,一个大的不知道,是由多个小的不知道构成的。你厘清有哪些小的不知道,找到他们之间的关系。这种关系,有的时候你能找到,有的时候找不到。找不到的时候,你要猜。”
“猜?学习靠猜?”
“对。在一个场景中,这几个小不知道之间可能的关系一般也就三四个。你列出这些可能关系。”
“把每一小的不知道,再用上述办法,分解成更小的不知道,列出这些更小的不知道之间的关系。”
“从上面的三四个关系,到下面的每个小不知道的三四个关系,你现在有十几条路径,通向不同的可能的答案。有不少路径,里面存在著明显的错误或矛盾。此时,这个路径就被划掉,这个推论链条是错的。很快可选的答案,只有那么几个,也许只有一两个。此刻你几乎已经找到答案了。”
“概念定义、关系、前提条件也就是场景。针对这些提出问题,区分知与不知,加上一些想像力。那个未知,像是一块巨大的花岗岩。此前你的学习,你象钻头一样,钻一个花岗岩。你的力气是有限的,你钻红了,也变软了。现在,你像是树根,裹住花岗岩,上面的每条缝隙,就是你把大的未知变成小的未知的入手处。你的细小的根深入到那些缝隙中,再深入到更小的缝隙中,你一用力,別人看不出来你用力,整个花岗岩散成一地小石块。”
“如此,在学习中,你会无往不利。”
“人们都会说你聪明。但是你自己明白,你只是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。”
教育随笔【与年轻朋友交谈摘录】
各位见过婴儿学说话,学走路吗?婴儿说的含混不清,大家觉得非常可爱,哈哈大笑。婴儿走路跌跌撞撞,一下摔个大跟头,人们会觉得可爱,心疼。在笑声和疼惜中,所有人都学会了说话,学会了走路。尽管摔过一头大包。我想问各位,你们在学校里,学不好的时候,有人觉得你们可爱吗?有人疼惜你们吗?连你们自己都觉得自己无用、废物、想自杀。
为什么两种学习差別如此之大?而且你们以后会发现(你们父母发现得更早)学校里学的东西,在走出学校后,几乎没有什么用。为什么?因为学校的主要功能不是教育,而是规训与惩罚、剥夺你认知自我和世界的能力、通过设计你必然失败的考试,让你自我否定,从而让你心甘情愿服从。
给你们看的青春剧,里面要么是男生女生谈恋爱,要么是灌篮高手飞身上篮——那都是给你们洗脑的。恋爱,灌篮高手,是让你们这些被规训,被惩罚,被剥夺自我认知的人,认为自己是唯一的可怜虫——“看人家,高富帅、白富美、灌篮高手,这才是青春哪!”——其实人人都是可怜虫。一天你没有主动认知自己和世界,一天你就被外物囚禁。在学校中最大的成就不在于你学到什么,而在于你还保留了什么。
很多华人家庭,其所谓的“教育”,就是父母基於如下三种优势控制孩子:
1.体力优势
2.经济优势
3.社会经验的优势。
这三种优势,自孩子6岁以后,在12年内会消失殆尽。对于华人第一代新移民,这三种优势形成的控制,会受到更严峻挑战。因为你们的外语不行,融入异国的程度远不如自己的孩子。如果你们对世界和自我没有深入观察-思考-反省,很快会被孩子轻视。
以电子游戏为例,很多文章提到电子游戏如何有害,背后隐藏如何多的妖魔鬼怪,使用微信或常人工具,如何眼睛疼或是遇到常人中的麻烦等等。须知面对21世纪接受西方教育的孩子,使用封神榜式的说教,黄暦月份牌上“宜:动土;忌:远足”之类民俗大观园式的恐吓,会更快地疏远孩子。而气功在这种实践中,会被认为是一种带有东方异国情调的奇特气功。
虎虎曾沉迷电子游戏。家人非常焦急。我对家人说,虎虎沉迷电子游戏,说明对他来说,1.真实世界枯燥,不如电子游戏有意思2.真实世界中的挑战,他无法应对,故此在电子游戏中逃避。那么我:1.让有我在他身边的真实世界,比电子游戏有意思2.帮他应对真实世界的挑战。他自然离开电子游戏。
我想问各位父母,
1.有你们在身边的真实世界,比电子游戏更有意思吗?如果不是,为什么?
2.你能帮自己的孩子,应对真实世界的挑战吗?无论是心理上,还是具体操作上。如果不能,为什么?
如果上面的1和2,你们都没有做到,你们声称的、让自己相信的,“我爱孩子”,是真实,还是幻觉?是爱,还是控制?而控制,也许源于你们内心对世俗世界的恐惧,对失去孩子的恐惧?生硬地使用气功中的话语,以“希望-恐惧”作为石头和棍棒驱策孩子。你们的做法是在赶走他们。
我也想对年轻人说,不读书、不思考、被吃穿住用琐事牵引;被考试分数、求职压力驱迫;你们会重复父母所有的困境,而且还不如他们——他们经历艰辛磨难,有意志,有牺牲——你们有什么?